“你是E人还是I人?”这两年这类夹杂着英文字母的对话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热衷于用四个大写字母来描述自己。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自我、探索自我,掌握当下流行社交语言,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于12月18日晚在卡魅实验室开展了一场“MBTI”人格测试与交流会。
活动开始由工作人员介绍“什么是MBTI测试”。本测试的基础来自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将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内向(I)-外向(E)”两种基本心态和“感觉(S)-直觉(N)”“思维(T)-情感(F)”四种功能。迈尔斯和布里格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判断(J)-知觉(P)”2个维度,以此将受试者的人格构成了16种不同类型。
活动组织人员将在场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内成员一起上台。通过回答问题,让大家找出其中的“E人”或“I人”。活动进行过程中,有些同学很容易就被猜出了EI属性,也有不少同学与其他人的猜测并不一致。
活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对MBTI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一些名人事迹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其内涵,并设定情境,邀请不同人格的同学回答,了解不同人格类型的人的处世方法,找出处世方法最合理的那一个人格类型。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能够了解到,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细节组成的,MBTI类型一致的人,可能大不相同;MBTI类型“不搭”的人,也未必不能投缘。本次活动更让参与的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人不是由标签组成的,只有用心交流,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而非对其轻率简单地作出判断。
活动现场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编辑/徐清 审核/刘英慧 张振峰)
供稿:图/文/编辑/校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