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2025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研讨会

发布者:钱轶发布时间:2025-08-16浏览次数:20

8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主办,我校承办的2025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研讨会在柬埔寨金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标准共建 人才共育”。柬埔寨王国政府副首相兼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大臣韩春那洛(Hangchuon Naron)、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国务秘书谢古松(Chea Kosa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公使姜楠、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出席活动并致辞,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方侨生(Pung Kheav Se)出席会议并致辞。我校党委书记谢永华线上参会并代表学校致辞。

韩春那洛(Hangchuon Naron)表示,柬埔寨已从与中国开展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合作中获得了诸多实实在在的成果,文化与青年交流项目让柬埔寨学生有机会了解中国多元文化,还能亲身在中国参加实地研学,获得技术与职业教育领域的第一手实践经验。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聚焦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并创新性地在柬埔寨推出“中文+职业技能”特色高等教育项目,培养了兼具中文应用能力与行业实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姜楠指出,近年来中柬职业教育合作不断深入并结出累累硕果。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对既懂中文又掌握专业技能的本土人才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成为“中文+职业技能”这一创新模式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与东盟国家紧密的经贸关系为职业教育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中文+职业技能”的成功实践,正从柬埔寨辐射至更广阔的东盟区域,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郁云峰表示,作为服务支持国际社会开展中文教育的专业机构,语合中心致力于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为各国中文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语合中心联合高校与企业积极探索:一是打造实践平台,培养懂中文、精技能的本土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双能型师资培训,开发职业中文教学资源;三是发布《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构建数字资源库,支持课题研究与研讨。四是开展多样化交流项目,促进中柬青年相知互鉴。未来,语合中心愿与东盟国家政府、教育界、企业界一道,聚焦需求对接,构建协同生态,深化数字赋能,强化能力建设,增进人文交流,持续提升合作的精准性、协同性、创新性、专业性与长效性。

谢永华代表我校向关心和支持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他指出,2023年12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和柬华理事总会共建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学校创新“双学历”办学模式,强化校企同行办学特色,推广“中文+技能”学习模式。近年来,学校依托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基地,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未来,将持续深化“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合作,优化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容,拓宽合作领域,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在主题报告环节,老挝教育与体育部职业教育与培训司副司长廷卡姆·苏林塔(Tingkham Sulintha)、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与体育部大臣助理黄子扬(Vinh Bun Eang)、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部长顾问苏文(Kenh Sovath)、华为技术柬埔寨有限公司CEO陶光耀、大唐柬埔寨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行政总监肖海平,分别围绕“多元共生:校企政三方对话下的东盟中文+职业教育本土化实践”主题,从教育部门、企业、学校的不同角度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本土化解决方案。

交流会上,韩春那洛、谢古松与郁云峰共同见证了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与比亚迪汽车(柬埔寨)有限公司、大象汽车(柬埔寨)有限公司共建柬埔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中心合作协议交换仪式。

交流会前,与会嘉宾参观了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中华文化体验馆,亲身体验中国书法、传统脸谱绘制、剪纸、漆扇、太极和中医推拿和艾灸等多种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教育部门、高等院校、企业代表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韩春那洛致辞

姜楠致辞

郁云峰致辞

谢永华致辞

主题报告环节

柬埔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中心合作协议交换仪式

会议现场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图/杜曾慧文/杜曾慧编辑/朱文静校对/审核/何正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