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我校召开国际化工作推进会,对我校今年以来的国际化工作进行阶段总结,部署推进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以及发展方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谢永华,党委常委、副校长孙雁飞出席会议,国际处全体人员、各二级学院分管国际化工作负责人、相关项目团队和专业带头人参加会议。
谢永华指出,长期以来,教育部、省教育厅对我校国际化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影响力越发凸显,已经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谢永华要求,作为全国第一家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我校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国际化工作中要对标对表,一是在“引进来”方面,要继续学习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借鉴,通过职教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在“走出去”方面,要继续开展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相关工作,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的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孔子学院先期将开设五个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专业师资的储备,满足孔子学院师资需求。国际处需积极服务各二级学院国际化工作,为实现“全国领军、世界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愿景目标努力。
孙雁飞指出,国际化工作是职业教育本科办学探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传达了近期省教育厅教育外事管理工作专题会的精神和相关要求。他指出,当今国际形势非常复杂,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将会在政策层面进行大力支持,后续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作为全球首家职业教育特色孔子学院,是中国职业教育输出的名片,需要各二级学院的通力配合;二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申报工作是国际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二级学院需配合完成申报材料准备;三是留学生返校将进一步放开,希望相关学院和部门按照教育厅管理规定,高质量完成留学生管理工作。
会上,国际处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学校上半年国际化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下半年国际化重点项目的推进思路,并从“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项目、柬华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三个重点项目的开展情况和未来工作方向对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分析。
各二级学院(部、中心)院长(主任)在会上分别进行了发言,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工作建言献策。
谢永华指出,长期以来,教育部、省教育厅对我校国际化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影响力越发凸显,已经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谢永华要求,作为全国第一家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我校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国际化工作中要对标对表,一是在“引进来”方面,要继续学习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借鉴,通过职教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在“走出去”方面,要继续开展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相关工作,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的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孔子学院先期将开设五个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专业师资的储备,满足孔子学院师资需求。国际处需积极服务各二级学院国际化工作,为实现“全国领军、世界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愿景目标努力。
孙雁飞指出,国际化工作是职业教育本科办学探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传达了近期省教育厅教育外事管理工作专题会的精神和相关要求。他指出,当今国际形势非常复杂,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将会在政策层面进行大力支持,后续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作为全球首家职业教育特色孔子学院,是中国职业教育输出的名片,需要各二级学院的通力配合;二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申报工作是国际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二级学院需配合完成申报材料准备;三是留学生返校将进一步放开,希望相关学院和部门按照教育厅管理规定,高质量完成留学生管理工作。
会上,国际处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学校上半年国际化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下半年国际化重点项目的推进思路,并从“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项目、柬华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三个重点项目的开展情况和未来工作方向对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分析。
各二级学院(部、中心)院长(主任)在会上分别进行了发言,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工作建言献策。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陈露 审核/张海宁)
供稿:图/文/编辑/校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