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精准度,有效破解就业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9月24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召开秋季学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颖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刘英慧强调,就业绝非学生个人之事,而是机械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需共同推进的核心工作,学院初次就业率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关键指标。针对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她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做得早”。需立足“早动手、早部署”原则,提前启动2026届毕业生就业筹备工作,抢占求职关键期,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推进”;二要“做得全”。促就业工作需建立“分时段、分层次”的推进体系,推动系主任、支部书记、专任教师全员参与就业服务;三要“做得实”。各系部需紧扣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同专业的岗位适配特点与毕业生的求职阶段需求,分时段、分专业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实现“人岗匹配”效能最大化。
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胡道春(主持工作)强调,就业工作既是检验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体现人才培养合理性与专业建设成效的关键窗口。基于此,他对后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系主任需统筹系部工作,一方面推进系列化就业帮扶,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开展企业走访,围绕“双高建设、毕业生就业、岗位开拓”等核心内容与企业深度对接,充分调动专任老师的资源优势,多渠道开拓优质岗位。此外,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3+1”培养模式,在已有合作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更多适配的企业资源。
赵颖汇报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推进的整体情况,提出下阶段工作重点,要求针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和班级开展精准帮扶,进一步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随后,她又介绍了2026届毕业生基本情况,针对该届“毕业生数量多、学制复杂”的突出问题,提出分层推进的具体建议:一方面,各系部要强化宣传动员,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切实关心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另一方面,要主动走访合作企业,进一步开拓企业资源与优质就业岗位。
学院副院长余旺旺指出,当前就业形势与2026届毕业生人数陡增形成双重挑战,就此提出两点针对性建议:一是拓宽企业渠道。学院需主动对接当地人社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职能部门,同时充分激活每一位教师的资源优势,通过“政企联动+师资赋能”双路径,扩大就业岗位供给量;二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为破解专业同质化竞争问题,各系部要精准拟定特色科研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力度,以差异化专业建设带动就业质量提升,最终形成“专业发展、就业优质”的良性循环。
会上,各系主任围绕就业工作展开热烈讨论,紧扣专业特色与学生实际建言献策,明确后续将积极走访企业、精准推送岗位,帮助毕业生找到心仪工作。
此次就业工作会议为机械工程学院2025年就业工作锚定目标、明晰方向。学院将秉持高度责任感,凝聚全院力量抓实就业工作。接下来,学院将主动走访合作企业,深化校企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学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全力以赴为2026届毕业生提供“学业、就业“全流程保障,助力机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投身职场,开启人生新征程。
会议场景
供稿:机械工程学院图/黄雅杰文/黄雅杰编辑/方彬校对/审核/刘英慧 、赵颖